生物顯微鏡在組織學、細胞學、寄生蟲學、微生物學、腫瘤學、免疫學、遺傳工程學、植物學等領域中廣泛應用。為得到清晰明亮的理想圖像和滿意的鏡檢效果,分辨率是觀察效果Z重要的指標。從物理學角度看,生物顯微鏡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現象及所用物鏡性能的限制。因此,應對生物顯微鏡各項光學技術參數按標準進行校準,并對校準過程中涉及量值準確要求的項目采取質量控制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。
生物顯微鏡的校準項目
外觀檢查。
微調手輪刻線間隔量:帶有刻度的微調手輪,其平均刻線間隔量應為1μm或其整數倍。
生物顯微鏡物鏡放大倍數誤差:生物顯微鏡物鏡放大率誤差不超過±5%。
雙目顯微鏡左右兩系統放大倍數差:雙目顯微鏡的左右兩系統放大倍數差不超過2%。
雙目顯微鏡左右視場ZX偏差。
目鏡標尺的刻線間隔誤差:目鏡標尺的刻線間隔誤差不超過±0.01mm。
生物顯微鏡校準方法
生物顯微鏡應標有名稱、型號、編號、制造廠等信息。光學系統在整個視場內成像應清晰,視場內不應有影響觀察的陰影或反射光斑等,成像的清晰區域應與視場同心。
生物顯微鏡各部分運動應靈活平穩,無卡滯和跳動現象,視場內照明均勻。雙目顯微鏡左右兩系統的光譜色應基本一致,無明顯的明暗差異。
微調手輪刻線間隔量
生物顯微鏡廠家微調手輪應靈活平穩,松緊適中。微調手輪刻線間隔量應測量手輪的起始、中間、末端三個位置。測量前,將指示表用專用夾具固定在生物顯微鏡上,確保指示表與顯微鏡緊固、牢靠,固定指示表時應確保測量頭與載物臺垂直接觸。調節生物顯微鏡調焦手輪將指示表讀數置零。旋轉調焦手輪10個刻度,讀取示值,以指示值的1/10作為測量結果。將在起始、中間、末端三個位置上的測量平均值作為校準結果。